关灯
护眼
字体:

太原方言词“独木柳”“雪柳儿”文化含蕴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bsp; 需要比较《汉语大词典》对“雪柳”的解释:落叶乔木。有香气。也叫过街柳或稻柳。宋代妇女在立春日和元宵节时插戴的一种绢或纸制成的头花。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少刻,京师民有似雪浪,尽头上戴着玉梅、雪柳、闹蛾儿。”宋辛弃疾《青玉案.元夕》:“蛾儿雪柳黄金缕,笑语盈盈暗香去。”《古今小说.杨思温燕山逢故人》:“家家点起,应无陆地金莲;处处安排,那得玉梅雪柳?”旧时丧家在灵前供奉或出殡用做仪仗之物。用白纸花连缀成串,挂在木棍上而成。

    对于仅说用白纸花连缀成串,可见已经丢失了“柳条”的关键性内容。对于有几个实质性的内容也避难没有解释。为什么是妇女插戴?为什么在立春日和元宵节时插戴?绢或纸制成,为什么叫“雪柳”?

    原来也是“柳”与“留”的谐音。在立春日和元宵节时,寄托着把青春留驻的希望。青春与美丽对妇女尤其重要,所以妇女插戴。又,“在立春日和元宵节时插戴”的话也不确切。实际是在立春日装饰迎春的春牛,而妇女在元宵节时插戴。《东京梦华录》卷五《立春》:“立春前一日,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……府前左右,百姓卖小春牛,往往花装栏坐,上列百戏人物,春幡雪柳,各相献遗。”《武林旧事》相同。妇女在元宵节时插戴,见于小说描写。《汉语大词典》例句苟简,没有元宵节的时间交代,应补足。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宣和六年正月十四日夜……尽头上戴着玉梅、雪柳、闹蛾儿,直到鳌山下看灯。”《杨思温燕山逢故人》例句前“在燕山看元宵”的话应该引出。

    对于笔者也可补说,据《辞海》,雪柳是木樨科,即并不是柳树一类。此树多生长在道边而成行,一行就是一溜。从“道溜”而谐音说成“稻柳”,由此也叫“五谷树”。这虽然与丧葬的“柳、留”谐音无关,但也是仿此而把“道溜”谐音成“稻柳”的。

    汉代《三辅黄图.桥》:“霸桥在长安东,跨水作桥。汉人送客至此,折柳赠别。”也是谐音表示:虽然离别,而情意是互相永留的。唐人多在离别时唱《折杨柳》曲,并折柳枝表示惜别。孟郊《折杨柳》:“杨柳多短枝,枝短多别离。……莫言短枝条,中有长相思。朱颜与绿杨,并在别离期。”

    借春柳谐音留住青春也反映在清明节民俗。宋吴自牧《梦粱录》卷二《清明节》:“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,名曰‘明眼’。”所谓“明眼”是没有道理的,是“明颜”的再谐音趣假。“明颜”犹如“光颜”:容光焕发。仍然是却老驻颜的希望。宋四水潜夫《武林旧事》卷三《祭扫》:“清明前三曰为寒食节,都城人家,皆插柳满檐,虽小坊幽曲,亦青青可爱。大家则加枣于柳上。”是面饼。“枣于柳”寓含“并留住早”:大家都能驻颜。早,指年轻。明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馀.熙朝乐事》:“(清明)前两日谓之寒食,人家插柳满檐,青舊可爱,男女亦咸戴之。谚云:‘清明不戴柳,红颜成皓首。”清潘荣陛《帝京岁时纪胜》:“清明曰摘新柳佩带,谚云:‘清明不带柳,死了变条老黄狗。’”民国二十三年江苏淮阴《乡村风土俗记》:“清明不戴柳,来生变黄狗。”死了变条老黄狗,又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趣假说法。实际上是说:变得老而黄,而苟(指不好),而死了。还是谐音与倒序的结合。

    《金瓶梅》第五十九回:“须臾,过了五日,到廿七日早晨,雇了八名青衣白帽小童,大红销金棺,与幡幢、雪柳、玉梅围随,前首大红铭旌,题着‘西门家男之柩’。”白维国编纂、王利器主编的两种《金瓶梅词典》对“雪柳”都只说:白纸剪成细条状,挂在木棍上。

    《太原方言词典》“丧棒:1哭丧棒。2骂人话,爱哭的人。”实际上往往也是要用柳木做的。如钱曾怡《济南方言词典》“哭丧棒”词条说:“济南郊区多用柳木。”《汉语大词典》:“哭丧棒:旧时出殡时孝子所持的哀杖。”这里仍然有具体用途是什么的问题。孝子所持,孝子年龄总小,不需以拐杖助行,而且哭丧棒都是短小的。需以拐杖助行的老弱,又是不能送葬的。哭丧棒实际只是表示致哀的,犹如道具。也是用比较细的柳枝,而不是粗大的棍或棒。以“棒”相称,又是谐音“帮”。哭丧棒者,帮助表示哭丧也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