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70.第70章 瑶族女人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阿三。”说完依次指了下我们三个,又对我们指了下那女的,“这是米倩,她告诉了我很多关于那个叫美美的事情,还有就是她愿意帮我们一起引诱出那个凶手。”

    我们三个只好尴尬的笑了下,算是打了招呼。那女的倒是很大方的笑道:“叫我米姐就可以了。”声音没有了电话里的丁点娇滴样。

    “先去吃点饭吧,吃完饭我再跟你们好好说说计划。”强哥建议道。

    我们早就有点饿了,听强哥这么说,都举双手赞成。

    那个米姐好像对周围很熟悉,对我们神秘的笑道:“想吃好东西跟着我走就可以了。”说完在前面带路。虽然我们三个对她还有点成见,觉得这样的女人有点不可靠,但是在肚子的引导下,还是在后面跟着她。

    米姐领着我们绕过了广场北面的高楼,进了后面的街道。一进去我们就被里面的热闹给吸引住了,只见窄窄的路两旁,密密麻麻开着上百家小吃店,铁板烧,汉堡,烤羊肉串,炒面……火锅五花八门什么都有,熙熙攘攘的人群从街道中穿梭着。

    我们有点看傻眼了,不知道去哪家吃?米姐好像看出了我们的纠结,走上前来笑道:“跟我去一家吧,哪家的小吃还可以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好吃的啊?米姐。”阿三这家伙变得好快,米姐叫的很亲。

    “去了你们就知道了。”米姐说完在前面带路。

    我们四个跟在米姐后面,左挤右钻,进了一家小铺子。进去一瞧是一间米线店,店里挂着一块毛笔书写的正宗桂林米线。我突然明白了,这米姐肯定是知道强哥是桂林人,所以表面上是带我们吃,实际上是为了讨好强哥,看来这女人对强哥真的很有心。

    进了店里,发现已经坐满了人,我们一阵失望,以为吃不上了,谁知米姐用方言与店里的老板说了几句,老板点点头,将我们领进了后院。后院里倒是清静很多,院子当中放着一张方桌,应该是老板他们自己家人吃饭用的。

    “米姐,你刚才跟老板说的什么啊?”阿三向米姐问道。

    “哦,没什么,是我们那里的方言,瑶族语言。”米姐淡淡回道。

    “你是瑶族人?!”我们三个吃惊道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有什么不对吗?你们强哥不也是瑶族人吗?”米姐反问我们。

    我们一想,完了完了,强哥这些身世连我们都没有告诉,直接告诉了相处只四个小时的酒吧女,看来真是陷进情网了。

    我们望向强哥,强哥有点不好意思的点点头:“一直没有机会告诉你们我是少数民族。”说完干笑了两下。

    我不经意瞧见院子里的一个窗户上挂着一条很大的木鲤鱼,好奇起来:“你们看,那里挂着一条木制鲤鱼,不知道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米姐呵呵一笑对强哥道:“你给他们讲讲为何会挂木制鲤鱼吧。”

    强哥点点头对我们道:“这是我们那里的一个传说,传说秦始皇派史禄率民工开凿灵渠,灵渠修通了,秦始皇由丞相李斯陪同,微服游览桂林山水。秦始皇有个嗜好,爱用鲤鱼须、鱼肚来下酒。来到漓江一看,哇,漓江里的鲤鱼用手就可以捞到,于是秦始皇叫船家赶快弄来了很多鱼,又给了很多钱。

    一餐不知道要用多少条鲤鱼才炒得出一碗,秦始皇在漓江上游了半个月,杀了成千上万条鲤鱼。急得漓江里的鲤鱼王乱跳,发誓要把秦始皇的游船拱翻,让他葬身鱼腹!河伯知道了警告说,‘帝王之事乱来不得,你赶紧另想办法吧’。鲤鱼王急中生智,用大米磨浆制成了假鱼须。秦始皇吃了,拍案叫绝,从此桂林米线就问世了。

    后来,秦始皇‘焚书坑儒’成了千古暴君,老百姓不喜欢他了,干脆把桂林米线的传说内容改头换面。改成桃花江上摆渡的年轻人,救了漓江的鲤鱼王。鲤鱼王问他要怎么报答,年轻人是孝子,说老母亲有病,胃口不开,鲤鱼王听了,就教他学会了制作米线的工艺,老母亲一吃,可口又易消化,病也好了。因那年轻人是瑶族人,所以传说米线最早是瑶族做出来的。此后,米线作坊压花格窗上,总爱挂一条木制的鲤鱼。这就是木制鲤鱼的由来。”

    听了强哥的讲解,我们三个才豁然开朗,知道了原来桂林米线还有这样的传说。我们正回味着强哥的故事,老板已经端了五碗桂林米线到了我们面前。我一瞧碗里的米线外表洁白光亮、细滑、柔韧,上面放着几块红烧肉。

    我转向老板问道:“这是红烧牛肉吗?”

    老板听了我的问题呵呵一笑:“这不是牛肉,这是我们家秘制的红烧马肉。”说完笑着走了。

    我还是第一次吃红烧马肉,夹了一块放到嘴里嚼了起来,很柔嫩,只是稍稍有点酸苦的味道。再吃米线,爽口细滑,柔韧且脆,味道很美。我大口的吃了起来。

    紫嫣好像不喜欢吃马肉,都夹到了我的碗里。我问道: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“不是,我以前见过马肉炒时上面的气泡和味道,所以不敢吃。”紫嫣回道。

    我心想真是胆小,笑道:“有什么不能吃的?”

    “还真有不能吃的,比如说马肝。”米姐在旁边插话道。

    “真的?”我好奇起来。

    “是真的!有毒。”强哥确定道。

    “那这碗里的?”我和阿三担心起来。

    “这是马身上的肉,吃了没事。”说完强哥嚼了起来。

    我一听没事,大口的吃肉喝米线,吃完又让老板来了一碗。

    吃饱喝足后,大家都坐在凳子上歇息。阿三擦了擦油腻的嘴,又吹了吹他那撮黄毛,问道:“大哥大嫂们下午去哪儿?”

    估计这家伙看见我们成双成对,心里很是不悦。我拍了拍阿三的肩膀道:“面包会有的,老婆也会有的,只是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。”

    米姐笑了下:“阿三是吧,要不米姐给你介绍几个,我这边姐妹可是多的是呢?”说完妩媚的瞟了下阿三。

    阿三忙推却道:“不用不用!米姐你那些姐妹我可降不了。”

    “还是说点正事吧,是这样的,上午米倩已经告诉我了关于美美的所有事情,那个女孩有一个男朋友叫干柴在这个城里打工,在建筑工地上干活。我们现在就去找他,希望能通过他了解到一些线索。”

    米姐好像和老板很熟,钱也不用付,直接领着我们离开。我们去了几个工地上打听了下,都没有认识干柴这个人的。我们很失望,去了最后一个工地还是没人知道,正准备放弃,路上一位老头跑过来向我们问道:“你们找干柴干什么?他已经好几天没有来干活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是他老家的人,过来看看他。大叔您知道他住在哪里吗?”米姐巧妙的回道。

    “好像是在长湖路的城中村,具体的我也不知道,你们去打听下,见到他让他赶紧把我的钱还我。”说完老头走了。

    米姐又带着我们赶到了长湖路的城中村,到那里一看,说是城中村真是抬举这个地方了,除了瓦房,连茅草屋都有,甚至比西部农村还落后。

    “租房的?”一位中年妇女扯着嗓子向我们喊道。

    “是——”米姐应了一句。我们都纳闷了,她为何要说租房。

    米姐向我们笑了笑:“这里的人你要不说租房,甭想打听到什么消息。”

    这招还真管用,那中年妇女快步的向我们走来,到了跟前向我们一股脑道:“我的房子宽敞明亮,窗户是向阳的,还有网线,比其他家好多了,我一整天都在家,不会有外人来……”

    “好了好了,大姐,我们是有个老乡住在这一片,我们——”米姐还没有说完就被中年妇女打断。

    “你老乡是谁?这一片租客我都认识。”中娘妇女打断道。

    “他叫干柴。”米姐回道。

    “他啊!”中年妇女有点意外道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